一頭迅猛龍。
根據一支國際小組進行的研究,利用古代DNA打造侏羅紀公園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
10月22日消息。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(ABC)報導,經過對從已滅絕的紐西蘭恐鳥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進行遺傳物質衰變速率分析,以評估在大約100萬年時間裡的殘存可能性,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得出了令恐龍迷沮喪的結論。研究結果顯示,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龍的可能性並不存在。
根據這支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新研究,雖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萬年,但30個或者更多鹼基對序列在確定條件下的半衰期隻有大約15.8萬年。研究論文主執筆人、哥本哈根大學的莫滕-艾倫托夫特博士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與此前的研究相矛盾。此前的研究聲稱從恐龍骨骼和古昆蟲DNA片段中提取到數百鹼基對。這也就意味著,1993年科幻影片《侏羅紀公園》中的故事情節具有科學性。
艾倫托夫特說:“根據我們發現的DNA衰變速度,影片中的故事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。你可能提取到極短的DNA片段,但只有少量鹼基對能夠存在100萬年或者更長時間。”他指出早期的研究發現可能由樣本被人類DNA“污染”所致。艾倫托夫特等人的研究發現刊登在《皇家學會學報B》上。
研究中,科學家測定了DNA的衰變速率,這有助於他們確定可能含有寶貴遺傳物質的樣本的身份。在將來的某一天,科學家可能利用DNA確定骨骼和牙齒的年代,甚至可用於人體遺骸的法醫檢測。艾倫托夫特表示這一想法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出現,但隨後進行的研究讓人們打消了這個念頭。
他說:“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存在大量環境噪聲、不同地區的溫度不同,土壤環境也存在差異。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研究人員使用大量來自同一片面積很小區域的樣本進行研究。據艾倫托夫特透露,他們的下一步工作是研究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衰變率,希望能夠創建更準確更全面的DNA衰變模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